媒体聚焦

首页 / 媒体聚焦 / 正文

【极目新闻】将“女书”带进课堂,大学生分享民族非遗文化

极目新闻记者 向一帆

通讯员 刘婷婷 韦媛媛



“大家看我手上的这幅字,你们猜猜上面写着什么?”10月23日,在免费不限次数短视频app外国语系《英语专业导论》的课堂上,该校一位来自广西瑶族的学生莫艳琴,正在给大家展示一些“菱形文字”,并让同学们猜测这些文字的具体含义。

虽然一些同学见过甲骨文、金文和小篆等字体,但这些拥有独特发音的“菱形字体”,还是许多人头一次见。见大家的兴趣被“吊”了起来,莫艳琴才告诉大家,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。

与同学分享民族非遗文化

“女书”又称“女字”,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女性专用文字,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与变革,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,这种特别的字体,也在莫艳琴的家乡广为流传。

为将民族特色让更多人了解,课堂上,莫艳琴带领大家了解女书的前世今生。她通过PPT展示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女书,女书的特点,并谈到女书的价值和文化传承。讲到精彩之处,又和同学们玩起了“猜字游戏”,让大家猜猜看书写的女书的意义,同学们积极参与,讨论热烈,纷纷表示非常有趣、印象深刻。

据该课程任课老师孙立介绍,语言是文化的精髓,他在《英语专业导论》课上,专门设置了分享环节,邀请学生分享一门独特的语言。让他没想到的是,来自瑶族的莫艳琴准备的内容这么特别。

“在课堂上分享女书,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。在我上大学之前,从未尝试过这样的活动,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次经历。”课后,莫艳琴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。

高考后与“女书”正式结缘

虽说女书在莫艳琴的老家流传较广,但今年高考前,莫艳琴从未真正接触这一神秘文字。“小时候,我就在奶奶的衣服、头巾,甚至被子上,都看过这种拥有特别花纹、类似文字的东西。虽然看不懂意思,但知道这是老一辈人衣物上经常出现的内容。”莫艳琴告诉极目新闻记者,虽然自己是瑶族,但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不甚了解。在今年的暑假,偶然认识了中南民族大学的李庆福教授,她才真正接触到瑶族女书,发现女书原来一直在自己身边。

国庆期间,为了解更多女书相关知识,莫艳琴还与李庆福教授一同前往内冲古瑶村,在李教授的女书工作室近距离感受女书是如何书写的,以及女书典型的图案是怎么画的。通过进一步的了解,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。

“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,其独特的民俗、风俗和历史文化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传承,瑶族女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,它们通过文字的表达传递了瑶族人民的智慧和思想,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”莫艳琴说,作为一名瑶族女孩,她希望能够将瑶族女书的故事和价值传递给更多的人,通过这次在课堂的分享,自己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瑶族女书的历史、文化和价值所在。

媒体链接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80727063652030412&wfr=spider&searchword